為讓青少年兒童近距離感受中華文明的璀璨瑰寶,激發(fā)對歷史文化的探索熱情。2025年9月27日下午3:30,【韓愈書房】“巧手丫”親子文化手工沙龍公益活動第258期,以秦始皇兵馬俑為核心,將歷史講解、文物欣賞與考古體驗融為一體,邀你走進秦代的軍事與藝術世界,解鎖藏在陶俑里的千年文明密碼。
活動伊始,文文老師以互動問答切入:“這些‘地下士兵’叫什么?來自哪里?” 引發(fā)孩子興趣后,結合圖文講解兵馬俑的歷史。它位于西安臨潼,1974年被發(fā)現(xiàn),是秦始皇陵隨葬坑遺存,被譽為 “世界第八大奇跡”,不僅展現(xiàn)秦軍雄威,更為研究秦代軍事、文化提供實物依據。文文老師還揭秘兵馬俑 “褪色” 原因,介紹將軍俑、跪射俑等不同類型陶俑的特點,讓孩子們直觀了解歷史。
提起兵馬俑,多數(shù)人會驚嘆于它的規(guī)模 —— 與真人真馬無異的陶俑、排列整齊的軍陣、精致的戰(zhàn)車與兵器,仿佛能讓人聽見千年前秦軍的吶喊。但這處位于陜西西安臨潼區(qū)的文化瑰寶,遠比 “壯觀” 二字更有深度。
活動現(xiàn)場為每個家庭準備了兵馬俑的手工材料。孩子們化身 “小小考古學家”,體驗真實考古的嚴謹與樂趣:先用竹簽輕輕鑿開石膏表面的 “覆土”,遇到堅硬處可適量加水降低難度,避免損壞內部的 “陶俑”;再用刷子細細清掃掉落的土塊,看著 “陶俑” 的輪廓一點點顯露;最后徹底清理殘留粉塵,一件親手挖掘的 “兵馬俑” 就完整呈現(xiàn)。這份 “考古成果” 既能擺在家中當裝飾,也能送給親友,讓千年秦韻成為身邊的紀念。
活動接近尾聲時,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捧著自己親手挖掘的 “迷你兵馬俑”,有的興奮地向文文老師展示,分享挖掘過程中的趣事;有的則認真聽家長講述兵馬俑背后更多的歷史故事,現(xiàn)場溫情滿滿。這樣的活動既避免了傳統(tǒng)歷史教育的枯燥感,又讓孩子在動手實踐中收獲了知識,更重要的是,讓孩子從小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,這種 “沉浸式” 文化體驗遠比說教更有意義。
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
移動門戶